当前位置:当前位置:首页 >生活妙招 >过度宣泄:解读高考前学生撕书 正文

过度宣泄:解读高考前学生撕书

[生活妙招] 时间:2024-06-08 13:16:23 来源:船坚炮利网 作者:生活家居 点击:144次

过度宣泄:解读高考前学生撕书

过度宣泄:解读高考前学生撕书

在网上看到一篇附带多张照片的过度高考热帖,在学校一幢教学大楼前,宣泄每个楼层的解读走廊栏杆前,站着不少学生,前学欢呼声中,生撕书这些学生将书本纸张撕下后,过度高考奋力向外抛洒,宣泄一张张课本和试卷纸如同冬日里飘飘洒洒的解读雪花,漫天乱飞。前学下面有学生站在下面大声疾呼,生撕书痛快淋漓心甘情愿地让书砸在自己身上。过度高考

考生们的宣泄情绪需要在平时注重调节,不能一说到高考就是解读用紧张、压力、前学焦虑等形容概括。生撕书应该让考生体验到高考不是“狼来了”似的拼命,要注意自己心理环境的建设,稳定的情绪是制胜的法宝。

如果说高考是中国孩子的成人礼,那么撕书则是成人礼这个仪式中的一则花絮,它浪漫中带有血色,喧嚣中带有决绝。表面上看,这则花絮可有可无,实际上不可或缺,它隐喻着一种彻底的告别。但这种告白场面又显得让人恐惧,他有可能给考生带来情绪上的不适度的松懈,不利用考试的发挥。

在当下,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时代,迈入大学门槛并不太难,但高考仍被赋予了太多的符号和价值,对孩子来说,这是不能承受之重。

可以说,层层压力之下,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孩子。高考结束了,适当宣泄一番比憋在心里强,隐忍不发,他们迟早会憋出病来,这远比撕书可怕。

人人皆有书,撕之便捷、成本低廉。

当然,撕书也许不是宣泄的最好选择,但在没有更好的宣泄方式之前,在心理救济尚处于缺位的语境中,在全社会给孩子的压力没有降温之前,撕书称得上次优选择,因为人人皆有书,撕之便捷、成本低廉。

(责任编辑:生活用品)

    相关内容
    精彩推荐
    热门点击
    友情链接